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学管理 > 课程设置 > 正文

我校刘秀英老师参加“国培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班

作者:佚名 时间:2011-12-05 来源:岳西网

       我校刘秀英老师入选“国培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班,赴浙江师范大学进修两月,以下为刘秀英老师撰写的学习心得,该文被安庆教育信息网培训专栏收录。http://www.aqedu.gov.cn/article/s/580504-324512-0.htm

 

 

 

学习•体验•反思•评价

——兼谈“名师”的成长途径

安徽省岳西县汤池中学  刘秀英

 

摘要:随着教育部对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成为“名师”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有美好的乐业心态,丰富的文化底蕴,有效的上课技巧,与时俱进的专业素养,博大仁厚的爱心,合理的评价机制就会离心中的梦想接近。

关键词:愿景修炼  丰富底蕴   与时俱进  合理评价

 

很荣幸,作为“国培计划(2011)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班”首批成员之一,经过近半个月的培训,收获实在是太大了。浙师大的老师们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深深吸地引着我。给我们授课的教授们幽默风趣,旁征博引的演说让我受益匪浅。怀着对“国培”的感恩之心,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本文来探讨一下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一、愿景修炼,爱岗敬业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这是妇孺皆知的真理。国际教育委员会也认为: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的重要性无论如何强调都不过分。但事实上,许多教师都只是把教书作为养家糊口的手段,把备课,评课,讨论,反思作为职称评定,年终奖励的工具。当然,为了满足物质生活需求有这些想法也无可厚非。但仅靠这些外部动力是走不远的。专业成长的内驱动力,源于教师的心态和追求。作为教师,必须有一定的愿景修炼,有乐业和敬业的职业心态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

爱岗敬业,似乎是老生常谈,但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却有丰富内涵。它是教师钻研知识,关爱学生的一种内部动力。胡锦涛主席说过: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只有这样,你才能潜心研究学习,探求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方法和技巧,了解学生的现状与需求。纵观所有名师的成功之路,他们的成长起点就是爱岗敬业,有乐业精神。他们能做到工作中自得其乐,生活中知足常乐。名师范院校都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对教师的鞭策。教师对待自己的工作如果有激情就会给学生带来阳光、雨露,就会在自己快乐、幸福的同时挡住社会中五花八门的诱惑,消除自己成长道路上的各种干扰。

二、注重学习,丰富底蕴

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长常生龙老师曾对我们说过:他有“五个一工程”,其中有个“一”指每周看一本书。正是多年坚持这个“一”,让他很快成为了名师。大多数人,工作后都很少阅读书报,从而使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越来越狭窄,以至于自己在成长道路上停滞不前。教师队伍中,“学文史类的人不知道热力学第二定律,学理工类的人不知道莎士比亚”的局面很为常见。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社会需要的将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全科教师。井底之蛙的单一学科的理论将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美国加洲大学有句标语:读得越多,知道越多,知道越多,就越聪明。我们要不断向书本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眼界。俗话说得好:有什么样的眼界决定有什么样的境界,我们必须给自己准备一桶水,才能在学生需求时给他一滴水。

另外,我们还要不断向身边的人学习。俗话说得好:一个巧皮匠,没张好鞋样,两个笨皮匠,彼此有商量,三个臭皮匠,抵得上诸葛亮。功在课堂,成在课外,处处留意皆学问。相互取长补短,就能加快自己的成长步伐。同行之间,合作交流,重视教研活动的成果,建立相互听课制度,多方积累教学的基本技能与技巧,实现同伴互助,差异推动进取,这样我们会变得更智慧、更有力量。人们不是常说:成功的人总是从别人的成功中汲取经验嘛。只要我们善于向他人学习,整个教师队伍将永远有新的生命力。

三、艺术备课,上课有序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存在:高一讲高三内容,高三补高一的内容的现状,致使不少学生感慨地说:“有不少东西自己能看懂,但是老师讲后反而看不懂了”。寻求根源,就是老师没有艺术性地备课。万事万物皆有规律,在备课时,要讲究艺术和策略,方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1、使自己明白。这就要求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确定好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明确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并进行有效的教学方法设计。

2、使学生明白。在备课时,要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了解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生的心理状态,为学生在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之间铺设桥梁。

3、使学生容易明白。课堂教学的三维因素是教材、教师和学生,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流程,要在宏观上把握教学内容,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法设计教学方案。

上课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教学活动的本质是思维活动,我们要根据不同学生,不同年级,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教学要以思维为核心,单一的讲授不再是最好的方法。要常以趣、以疑、以美诱思,坚持延时效应,发挥空白效应。学生是以整个生命进入课堂的,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关注的不仅仅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虽然教无定法,教学方法注重灵活性、多样性。但在课堂上过分地包装和卖弄往往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记住:如果时尚学不好,宁愿纯朴!

四、与时俱进,不断反思

于漪老师有句名言:“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随着新课改的实行,我们在教育改革的舞台上扮演着新的角色,这给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无论是原理知识、案例知识、策略知识都必须与时俱进。比如在《万有引力》的教学中,如果你现在举的还是“神州五号”的例子来创设情景,学生就不会有强的好奇心了,而你提到的若是“萤火一号”、“天宫一号”,他们的求知欲和你的教学的魅力就会倍增。

郑板桥先生曾写道:“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画竹如此,教学也应如此。只有不断反思,方能有新的突破,方能促进专业成长。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新的教育理念与实现不断涌现。比如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已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深刻的影响。如何发挥网络优点,避免负面效应,如何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都是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我们要经常用批判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经常想想怎样从灌输式教学模式过渡到培养学生的能力上来。古人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由之以渔。美国心理学家也曾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满足于经验的获得而不对经验进行思考,那么始终只能停留在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

五、关爱学生,合理评价

“教育是生长”。尤其是中学生,他们的心理还不够成熟,所以对“被尊重”的追求尤其强烈。记得华师大的胡炳元教授曾谈到他还是中学教师时的一则故事:他曾为了安慰学生而常说“这道题并不难”,结果一个学生在毕业时给他的留言上这样写道:“老师,千万别说这道题不难啊”。听过之后,颇有感慨:如果你把“这道题并不难”换成“你问的题目很有份量”,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功的喜悦会油然而生。在实际的过程中,为了维护师道尊严和闻道在先的权威,不少人不准学生提出有异议的想法,不准学生钻牛角尖。长此以往,学生的好奇心没了。没有了好奇心如何谈得上促进思维发展呢?人之初,性本善,真正的好教师并不在于你怎样去维护自己的颜面,而在于你的态度和人格魅力。杨振宁经常挑战他的恩师泰勒,并说:这样的课使他终身受益。亚里士多德曾多次和他的老师柏拉图争执,并说出了:“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名言。教育是崇高的职业,传递的是真情,只要你无私奉献就会赢来魅力无限。

虽然,新课改早已实行,减负的号角早已吹响,但在中考、高考指挥棒的引领下,学生的负担重,作业多、压力大。有这样一则发人深省的真实故事:一位重点高中的学生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名牌大学,当录取通知书收到后他变了,他变得不知所措。他母亲和他对话交流时他什么也不说。但当他的母亲把交流的内容写成填空题或选择题让他做时,他欣喜若狂,立马写出了答案。写到这,我心里沉甸甸的!试想,这位“高材生”如果是你的孩子,你将何去何从?分分,“学生的命根,老师的银根”,如果还不改变评价学生的机制,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能融入社会吗?“祖国的花朵”能绚丽绽放吗?。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教育是伟大的科学,研究的是人的身心,教师是崇高的职业,传递的是人的真情”。我们要用不同的亮点去评价学生,才能高歌凯旋!

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太史公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只要我们努力,离“名师”的距离会越来越近,到那时,我们收获的将不再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评价,而是“吾爱真理,吾更爱吾师”的喜悦。

 

参考文献:

【1】技术与设计  2008年版  广东科技出版社

【2】   禅的诗书画》   20081   重庆大学出版社

【3】   于漪文集》     20018   山东教育出版社

【4】    新华网      2009年10月11

【5】  诗经·小雅》    兰州学刊;19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