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学管理 > 课程设置 > 正文

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作者:孙 时间:2009-11-28 来源:安庆教研

——安庆市普通高中教学工作指导意见

安庆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孙 彦

 

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个性形成、发展的紧要时期。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有效的教研支撑有效的教学,全面提高我市高中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石,始终是我们思考和研究的重点课题。近两年来,我们在对全市近二十所省、市示范高中教育教学视导中,就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制度建设、队伍建设、新课程实施、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评价、教育科研、高考复习等方面作了全面的调研和观察,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比较全面的探索了我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和经验。我们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筛选,形成以下指导意见供领导和教师参考。

一、面向全体,切实端正办学指导思想

教育要符合自身发展规律,要符合以人为本的要求。学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因校制宜,彰显特色”的办学理念,以“以学生发展为本,基于学生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必须以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作支撑,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把学、思、知、行结合起来,要做到学思的联系、知行的统一。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1.构建多层次的课程体系

一是要落实国家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高一年级严格按照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设置课程;高二年级在遵循《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在八个学习领域使学生每一学年都能获得一定学分的要求下,本着各学科知识结构合理建构的原则,在有针对性地调整高考科目课时的同时,加强交叉学科的教学与管理;高三年级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条件下,应紧紧围绕备考效益的提升安排课程。

二是高度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开齐开足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等课程。加强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研究。研究性学习的选题要注重与学科内容的联系和渗透,但不能以学科内容研究替代,更多的内容应与学生生活、自然、社会相结合,重视探究的过程和实践的体验,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各校要组建研究性学习教研组,配备专职教师,制定研究性学习开设计划,加大研究性学习的教研力度。同时,努力引导学科教师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寓于常规教学之中,努力追求“双基能力”与“实践创新”双赢。

三是重视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分层多级的课程管理模式,改变了过去全国统一的单一的课程开发局面,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考虑了地域的差异、学校的不同和学生个体的需求,为学校特色发展和学生个性化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国家统一的核心课程是以学生的一般学习需求为基础的,难以兼顾每个学校和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异。校本课程开发为发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并采取相应的课程对策提供了可能和条件。我们要紧紧抓住课程改革的契机,重视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是加强课程实施策略的研究。以“聚焦志趣”为实施素质教育,探索创新人才早期培育之路,精心构设基础课程、专门课程、探究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引导学生在“志趣聚焦”的过程中将个人前途、社会发展、自身志趣、肩负责任等融合在一起,主动学习、不断探索,在开发潜能和志趣探究中提升创新素养与意志品质。

2.重视起点年级的教育教学

高一年级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发展最关键的一年。因为就学习而言,从初中到高中是一个较大的台阶,学生的学习习惯、方法都有一个较长的过渡、衔接、培养和适应的过程。为此,要高度重视起点年级教师的配备,特别是班主任的选配。起点年级的班风建设要以学风、学法和意志品质的培养为重点。学科教学要降低教学起点,以夯实知识基础为重点。要加强学科兴趣小组建设,各年级各学科都要建立相应的兴趣小组,组建辅导教师队伍,制订活动计划,有效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过程,及时扶正其发展方向,特别是起点年级,要切实抓好分类推进工作,在心理、学法、意志品质指导等方面,实施任课教师指导责任制。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发挥其跟踪、矫正学生成长的作用,确保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3.切实处理好三个关系

第一,处理好有限的优质资源与强烈的社会需求的关系。结合省厅规范办学行为的有关要求,重新规划学校的发展愿景;重新审视学校近期、中期和远期办学目标;学校规模要适度,班级人数要适度,补习规模要控制,确保应届学生能享受最好的教育资源,获得最好的发展。

第二,处理好眼前的升学目标与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关系。追求优质高考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是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的客观需求,也是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近期目标的具体体现,毫无疑问,这些都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学校工作不能唯高考是论,要着眼学生的未来。建议各校认真落实“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有个性的发展为高中教育目标的核心”的办学思想,坚持科学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

第三,处理好规模发展与特色发展的关系。近几年来,由于省厅、市局推行示范中学办学水平评估,我市高中教育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规模办学常规管理经验。但也存在盲目扩大规模,缺少特色发展的问题。建议学校在继续发扬现有的、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的同时,优化发展模式,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由“粗放管理”向“集约管理”转变,恪守规范办学,走特色办学之路。充分挖掘学校的特色文化教育资源,进一步加大学校文化建设的力度,显性文化建设要和谐统一,隐形文化要与显性文化有机结合。深入研究学校传统文化、本土文化、制度文化、师生的行为文化,并从中提炼出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核,让其在立德树人中发挥持久的影响及更大的作用,彰显办学特色。

二、关注过程,重建教学管理与评价体系

面对新课程改革,注重过程管理、充分发挥评价的杠杆作用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有效策略。

1.建全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在总结三年新课程实施教学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建立起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实施系统化、标准化、文本化的管理,事先把降低教学质量的可能性减小到最底限度,通过少失误或不失误来获得一个预期的高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依据市教育局《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从最基础、最关键的环节(如集体备课、个人教案、教学创新、教学反思、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命题与考试、阅卷与讲评、教学质量阶段性推进、过程性检查与评价等)入手,提升标准,狠抓落实,逐步形成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2.加大教学工作过程性管理力度

一是落实过程性质量检测,加强模块学分认定考试的评价、诊断功能。

二是提高常规教学管理水准,建立以年级部为主的每月一次的教学常规检查制度。学校要组建学校教学工作督导机构,调整充实教学工作督导力量,制定教学工作督导办法,定期汇总、汇报、通报督导情况,切实发挥其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过程性跟踪、诊断和反馈、提高和促进的作用,要把对教师过程性评价结果作为教学工作考核与奖励的重要依据之一。

3.实施教学质量阶段性推进机制

把重管理层面的分析转移到重教与学层面的分析(降低重心,充分发挥教师在各分析群体中的主体作用);把重考试成绩排名分析转移到重个体成绩与学生答卷情况分析;把重结果的分析转移到重教学过程的反思;把原来高中三年每学期两个阶段的检测转移到对模块学分的认定。分备课组、年级组、学校等层面,查摆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实行落实整改项目管理责任制。实施保障体系是以预防为主,力求教学各环节做到精致,阶段性推进是以诊断为主,是对保障体系的辅助或弥补,两者相得益彰。

4.完善教学工作评价体系

市级层面继续完善示范高中教学视导工作和每年一次的高中教学工作例会制度,及时反馈教学视导意见,及时对每年全市的高考成绩与高二学业水平检测成绩作出评价并在全市教学工作会上进行表彰;县(区)级层面应坚持每学期高中开学工作检查制度;坚持抓高二学业水平检测的质量;坚持抓高三统一模拟考试及评价。学校要本着过程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的原则,加强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要高度重视教师教学工作过程性评价信息库的建立。

三、行政推动,倾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要切实增强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紧迫感与责任感

规范办学行为,将学校办学水平的竞争转移到办学效益的竞争,而办学效益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集中于课堂效益的竞争,因此,课堂教学创新不仅仅是规范办学行为、深化素质教育的新形势赋予校长、教师的责任与使命,更是新形势下学校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学校课堂创新的水平已经成为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作为学校管理者,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审时度势,准确把握学校发展方向,切实把提高课堂效益当作学校发展的第一要务,切实加大行政推进力度,切实推出成效。         

2.要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把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作为市、县(区)、学校教研工作的重点,以创设“减负增效、生本探究、生态和谐”课堂为落脚点,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盯住课堂教学抓教研,抓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抓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抓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智慧共享,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新授课以构建“自主探究、适时点拨、精讲精炼、当堂达标”的教学模式为目标;讲评课侧重引导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复习课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培养学生信息整合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自习课充分让学生查漏补缺、反思回扣、发展特长、张扬个性。以研讨、推广高效课堂教学案例为主要内容,大力加强市区县层面的实地教研;以全面优化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异构、改课、反思等各环节为主要内容,大力加强课堂创新的校本研究。逐步实现课堂观察目的的准确化、课堂观察组织的团队化、课堂观察任务的具体化、课堂观察视角的多样化,实现促进学生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双结合的目标。

在教学的“有效性”上做足文章:有效的课堂教学取决于教师对学科的深刻理解(教师对教材理解的深度决定了课堂教学的高度);有效的课堂教学取决于教师高贵而丰满的学科气质(学科气质决定了课堂的生命力。教师学科气质的匮乏是教学低效的重要原因,教师“镇”不住课堂,教育就“征服”不了学生。);有效的课堂教学取决于有效的教学策略(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体验、悦纳学生的个性化思考);有效的教学在于让学生获得快乐和活力;有效的教学是自然的、和谐的;有效的教学是民主的、富有“生机”的、是预设和生成并存的。

3.要广泛开展课堂教学创新评优活动

为了行政推进全市的课堂教学改革,我们将制定出台《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继续在全市中小学开展课堂教学创新评优活动,拟采用随机听课与推荐性、选拔性评课相结合、量化评课与课堂效益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学视导中增加对学校课堂教学效益进行量化考核的指标,对在课堂教学创新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与个人进行大张旗鼓的表彰奖励。并计划举办“安庆市第二届特级教师、省市教坛新星精品课展示月”活动。各校要据此制定出学校层面的实施意见和方案,在备课组、年级组、学校层面广泛开展课堂教学评优活动。

4.要有计划的对教师进行新课程再培训

新教材实施三年来,我们的老师虽然每年都接受来自教材编写专家、大学教授的培训,但这样的培训往往是被动的、零碎的、线性的,现在经过一轮教学的亲身经历,老师们一定有新的感悟、新的问题。我们应因势利导,充分挖潜,用我们自己的专家对老师进行再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教学专业基础理论选讲、课标学习、教材处理、教法建议等。以此增进广大教师对新课程内容系统性、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和深广度的理解;自觉提高执行课程标准的意识,从而进一步提升专业素养,优化课堂教学。

四、科学备考,构建新形势下的高效备考模式

1.进一步加强备考研究

市、县教研室要在解读考试说明、研究命题方向与规律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分别组织好三个轮次复习研讨会,指导一线全体教师更准确地把握复习方向。要集全市、县优秀教师的智慧,组织好每月一次的学科集体备课会,研讨、展评、推广高效的课堂复习方法。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发布与传递信息,开展专题研讨,及时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要开展高三教学专项视导,重点对备考研究、教学管理与课堂教学的效益进行检查、指导与评价。学校要组织教师学习市教研室关于2010届高三学科教学工作指导意见,并借助09年安徽省高考试题分析,努力把握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自主命题的原则、指导思想、命题意图与思路,提高备考指导的有效性。

2.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新学期开始,高三年级的自主学习时间也占了总时间的一半,因此,学生会否自主学习,会否科学有效的利用时间,成了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高三教学务必要把自主规划、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置于各学科教学与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位置。一是复习内容向自习延伸,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二是严控作业量,给予学生较充分的自主调控的时间。三是建立学习小组,相互督促、相互帮助,智慧共享。

开辟网上精品课堂。高三以小专题复习或问题解答为主要形式,制定开课计划,选聘优秀教师,组织网上实录,供学生自主选择或高三教师教学参考。

3.继续坚持三轮次五阶段复习模式

第一轮复习时间,20099月—20103月上旬,要以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为目标,坚持“系统复习、考点带动、模块过关”的复习策略;第二轮复习时间,20103月上旬—4月底,要以夯实基础,提升学科综合能力为目标,坚持“专题复习、纵横渗透、穿插综合”的复习策略;第三轮复习时间,20105月上旬--6月初,要以夯实基础,提高应试能力为目标,坚持“查缺补漏、综合练习、模拟训练”的复习策略。在把握考试说明要求的基础上,坚持考查基础,能力立意的原则,组织好全市三次模拟考的命题、考试及评价工作。要充分发挥学科教研中心的学科引领作用,自主编制单元过关题、专题测试题和综合性检测题、模拟题,并网上共享。学校要坚持阶段性考试与月考相结合的方式,准确把握各班级、各教师的教学状况,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五、降低重心,拓展网络教研新空间 

1.完善实地教研的基础,着力构建网络教研新体系

市、区县、学校要完善网络教研平台,细化栏目建设,借助数字化平台,构建动态、开放、互动的市、区县教研和校本教研新模式。市教研室负责全市的网络教研组织和指导工作,各学科教研员负责学科平台,成员由各区(县)学科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组成。各区(县)教研室参照市教研室网络教研指导体系建立网络教研机构中心组。学校由分管校长、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组成攻关组,组织实施网络教研。

2.实施网络教研,丰富教研内容,提高教研实效

网络教研在全面开设好各栏目的基础上,进一步聚集网络教研人气,进一步调动一线教师与教研员的网络教研的积极性。网络教研要突出下列重点:强化在线交流,对教学中的有关现象、问题、困惑、思考等进行交流,各抒己见;网上说课评课,对自己或同行的教学设计、教学实录进行评析,形成案例;引领热点讨论,推荐论坛中的热点、前沿、有价值的帖子,供大家交流探讨;关注教研前沿,链接或转发其他网站的比较前沿的文章、观点等;构建网络文集和资源库,鼓励教师上传教研类文章、图片、视频等,形成个性化的教研信息群。

3.加强网络教研工作的考核与评价

网络教研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各县(市、区)、学校要依据省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网络教研的实施意见和实施方案》,制定学校的实施方案,组建专门的机构抓落实。要建立评价激励机制,引导、支持和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网上教研。市教研室也将适时组织《安庆市名校长工作室》、《安庆市名教师工作室》、《安庆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以及各学科工作室的评价工作。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当今世界正以势不可挡的变化速度向前发展,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全球经济一体化,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迅速转变……,这一切都催生着教育必须走向变革。今天的十七、八岁高中生将是2020年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生力军,他们能否得到良好的教育与培养,将直接关系到国家和地区的未来发展与国际竞争力,决定了民族的未来。——时代赋予高中教育新的使命,我们应该站在民族复新、国家兴盛、人生幸福的高度,重新审视我们的高中教育,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开创我市高中教育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