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学管理 > 高考之窗 > 正文

高考二轮复习研讨会大会讲话稿(部分)

作者:佚名 时间:2010-05-13 来源:岳西网

加强教学研究  优化教学环节  提高二轮复习有效性

 

 

加强教学研究  优化教学环节  提高二轮复习有效性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在明确奋斗目标、确定复习任务、落实备考策略的前提下,根据不同学科因为自身特点和进度,我们已经完成或即将完成第一轮高考复习工作,正在前面投入第二轮复习。第二轮复习往往是高考总复习中最见成效的环节,是进一步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升能力的重要阶段,通过这一轮复习能促使学生进一步完善学科知识系统,能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融合并灵活运用,对提高复习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第二轮复习中如何结合学生的实际加强复习备考的针对性、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成为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必须不断研究的课题。下面就高考二轮复习复习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和各位一起交流探讨。

一、精读《考试说明》,明确考试目标

《考试说明》是高考复习的指导性文件,认真钻研《考试说明》,吃透精神实质,往往关系到二轮复习的成败。研读时不仅要抓住考试内容和试卷结构的变化调整,更要深思“总体保持稳定,深化能力立意,积极改革创新”的指导思想,还要重视对学科知识层次要求、学科能力要求的理解。不同的知识点,对考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和科学素养都有不同的要求。复习时我们应当看一看这些要求是否得到了应有的训练。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是从近些年高考中筛选出来的区分度很高的优秀题,有很好的代表性,对以后的高考命题有很好的参考价值。用好《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提高高考答题能力。所以我们要认真研究这些题目,必将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特别是对提高高考答题能力大有益处。只有细读、精读《考试说明》才能明白考什么、考多少、怎样考。

二、重拾遗忘知识,完善知识网络

由于一轮复习的知识量大,时间跨度大,部分基础知识和方法会慢慢遗忘。所以,高考第二轮复习就更应该回顾课本,但又绝对不像一轮复习那样按部就班。老师往往会以专题的形式加大横向关联内容的联系,特别注重指导帮助考生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增强学科内综合能力。课本相关知识就像一颗颗珍珠,而是能把这些珍珠串起来的线就是综合能力。所以在第二轮复习阶段,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能力。首先要找到能把前后知识串联起来的相关问题,这样的相关问题我们能找到的越多,我们对课本前后贯穿的角度越全面,我们对知识点的把握就会越准确,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也就越全面。我们要把串联这些知识的关键所在,在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试题选择中充分体现。

三、精选多变习题,提升能力层次

由于题海战术的影响,考生们都以做多少套练习来衡量复习的投入度,殊不知有的练习属于同一层次上的重复劳动,有的还会形成负迁移,重点得不到强化。所以必须抓住典型问题进行变式训练,扩大解题收益,提高能力层次。

例题的处理,不能停留在有方法、有思路、有结果就认为大功告成,草草收兵,曲终人散,就太可惜了。抓住一些典型问题,进行一题多变,借题发挥,充分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反思过程与策略,发展思维的严谨性反思错误,激活思维的批判性; 反思关系,促进知识综合和方法升华。学会典型问题的引申变化、类比变化,有利于学生知识和方法的巩固,有利于学生递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开放性变化,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用性变化,有利于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精选习题要注意:

①要以《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和教材的内容及学生水平为依据, 习题的深度、难度及知识覆盖没有必要明显超过高考样题,高考考什么,就练什么;考的多,就多练;考的少,就少练;不考,就不练;学生普遍掌握的好的就少练,掌握的不够好的就多练。

②还要要做到“突出重点(主干知识和主流题型)、注重综合、渗透方法、兼顾跨学科结合”,即选择突出对主干知识,注重学科内综合,同时还要选择渗透学习方法和学科思想等考察内容的习题。

③在习题情景的设置上不仅要“景”新,而且还要“情”新,即要渗透思想方法等的知识,同时还特别是要安排一些能较好地考查学生心理素质和思维品质的试题。

④习题和试题的选编以高考题或高考题的改造、教材中的习题以及交流的优秀试题的原题或改造题为主,坚决杜绝使用太难题、偏题、怪题。沪、粤、江、浙的高考题很受专家推崇,我个人认为宁夏、山东与我省考题更近。

四、规范答题要求,注重信息反馈

在高考和平时训练中,简答题的失分率都是特别高,学生往往答非所问、表述错误,回答不完整、或学科专业术语应用不准确,像我们这一类二流生源学校更显得尤为突出。学生基础差固然是一个重要原因,和我们平时教学中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力度不足也有很大关系。因此,在复习中要为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创设机会。一要让学生多回答问题,若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教师不急于讲出来,而应启发引导学生再思考,直至回答正确和完整;二是培养学生善于总结的能力,复习基本概念时,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能把概念变成自己的语言,也会提高答题规范的能力;三是多训练一些文字简答题;二轮复习时必然有很多次的各种类型的模拟考试和训练,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每次考试和训练的机会,指导学生尽量使用学科专有名词或专业术语进行作答,防止会而不得分。四是教师要复习教学过程以身作则,做到板书规范、使用专业术语准确,以起到潜移墨化的作用。

第二轮复习要切实做好反馈环节的落实。做到有讲必练、有练必批、有批必评,主动帮助边缘学生的辅导,查缺补漏。

评题的策略:

①评知识点:分析所讲习题设计到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深度、难度,答题要求、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几率、所占分数比例等,有意识的分析评讲,可以产生多层次的刺激效应,使学生对这些知识全面的领略,并起到激发兴趣,加深印象,强化记忆的作用。

②评规范解题:就是把学生在答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种种情况,针对性的评出优劣。一些学生答题与要求不符,往往是由于答题不认真,审题不准或答题不规范。因此,要正确指导学生练习读题,审题,抓住题意关键,寻找答题突破点,按要求规范答题,以防误入命题者有意设计的圈套。这样针对学生解题中的主要问题给予透彻分析,中肯评讲,就能帮助学生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做到有的放矢,使学生铭记在心,以提高学生解题的准确性、规范性。

③评解题技巧与方法:近两年高考课改区高考题的容量大,信息密度大,只有掌握了一系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才有可能提高效率,争取主动,求得成功。阅读清楚,思维严紧,过程有序了,失误率就会大降低,得分率就会相应的提高了。

五、加强心理疏导,轻松面对高考

第二轮复习教师要加强学法指导和心理疏导,营造健康向上、勇于进取、自信自强的备考复习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应试心理。

1、针对部分学生高考信心不足的现实,我们倾全体之力与同学谈心交流。给学生分析当前形势,10年全省报考人数比09年减少约1.1万人,年省属高校本科招生计划较09年又有所增长,本科录取率肯定上升。由于安徽工业大学整体升入第一批本科和一些省属重点院校一本专业的增加,特别是经生招生考试院多方努力部属院校在我省增加招生计划500余人,都将大大提高我们的学生升入重点大学的机会。利用我校往届考生的许多成功范例引导这部分学生。每次段考后都及时找出学生的进步之处,加以鼓励,同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及时化解学生的心理及情绪障碍。只要落实这些举措,必将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2.指导学生正确对待每一次考试。在高三复习过程中,考试是频繁的,尤其是进入二轮复习阶段。不同程度的学生对待考试成绩的看法不同,成绩较好的学生,由于受高考一试定终身的负面影响,许多同学对考试成绩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考试本身所起的作用,从而每次考试都计较考分,成绩较差的学生往往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考试,这些观念若不及时予以改变,将直接影响二轮复习的效果。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及时地引导学生换一种方式思考,让学生真正明白平时的每一次考试都是练兵的绝好机会,都能够暴露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在后续复习中进行针对性的查漏补缺,总结经验教训,从而在高考中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既不能因一时失误或遇到困难而气馁,也不能因成绩进步而沾沾自喜。同时对考分低的学生应更加关心,多加以指导,他们是提高平均分的最有效的力量。

3.创设良好的复习心理环境和教学环境。人的心理和行为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对大多数高三学生来说影响最大的恐怕就是升学压力和竞争压力了,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带来消极影响,这对复习是极为不利的。教师是学生复习的领导人,因此,教师上课要不断地激发学生复习的热情,课堂上要利用各种有利时机指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以明确的目标、良好的意志力调节自己,变压力为动力;从自己的基础和实际出发,扎扎实实地复习;同时也要愉快地接纳每一位学生,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时弥补。

4.加强应试心理指导。在平时的考试中要不断教给学生一些应试方法和策略,让他们在二轮复习的训练中熟练掌握。如:“我难人难,不要畏难;我易人易,不可大意”;“慢做会求全对,稳做中档题一分不浪费,舍去全不会”的应试策略,养成“遇难不怕;遇多不急;遇易不松;遇烦不躁;遇新不惊;遇旧不轻”的良好的应试心理。

各位老师,要搞好高考二轮复习,我们必须不断地加强教学研究工作,对各个教学环节、细节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精心策划,用自己饱满的教学热情和超强的敬业精神去激发学生,用博大无私的情怀去温暖感动学生,用丰富的教学和备考经验去规范引导学生。只要我们付出辛勤和汗水,必将收获成功和希望,也在每个学生心中植入永远无法割舍的母校情节。

 

切实搞好“二轮”复习    确保高考指标达成

——在汤池中学2010年高考“二轮”复习暨考前管理研讨会上的讲话

2010425

(金义来)

 

距离2010年高考仅四十天左右的时间,细数近周学校进行的系列活动,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高考真的近了:如第六周周末邀请合肥学院李群教授进行考前心理辅导;第七周、第八周分班级召开班情分析会;第八周周末艺体强化班开班授课;以及今天的“二轮”复习暨考前管理研讨会。动作之快捷,频度之大,氛围之浓烈,此前未曾有过。

一、“一轮”复习的回顾

相对于08年以前新课程未实施的高考而言,自09年以后,高三复习时间相对宽裕和充足;这两年来,部分学科在进入高三时,就完成了高考要求对所有必修、选修科目的学习,即进入复习阶段;甚至个别学科在高二暑期结束时,就完成了新课程学习;仅极个别学科需要利用高三第一学期的一半时间,结束新课学习。在第一轮复习中,各科教师参照考纲要求,对高考所涉及的必、选修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组织了充分、周密的复习,使学生对各科知识点的把握程度,有较大的提高。此间进行的多次测验中,逐次提高的测试成绩就是很好的印证。在第一轮复习中,学校有针对性的选用了来自不同地区、对高考研究较好、携带一定高考命题信息的江西金太阳单元测试卷和综合测试卷、“江南十校”联考卷、合肥“二模”卷、安庆“二模”卷和安庆市省市示范中学联考卷,特别是市教研室组织命题的安庆“二模”卷。今年参加安庆“二模”统一检测的共91所学校,考生共58千人,建立在这样大的数学模型上的分析,数据应当是比较准确的。

2009年安庆“二模”预测分数线

 

 

 

 

 

文史类

达线率(℅)

5

15

20

分数线(分)

524

488

475

理工类

达线率(℅)

10

30

40

分数线(分)

524

466

442

 

利用“二模”分数线分析我校应届可能达线情况:

 

文史类(475分)

理工类(442分)

 

最高分

534

508

 

三本线
上人数

32

14

51

目标人数

40

46

86

缺额人数

8

32

40

 

 

 

我校每年高考应届文化课达线情况是否与当年市预测分数线下的人数一致呢?是否呈正相关性,请看我校2008年、2009年应届高考达线情况:

年份

市“二模”预测达线数

高考实际达线数

 

文史类

理工类

合计

文史类

理工类

合计

2008

12

18

30

18

29

47

2009

21

43

64

26

61

87

 

尽管建立在6万人左右的数学模型下的分析和预测是准确的,但我们最后的考试结果还是与其不一致,呈非线性。究其原因,就是每年安庆“二模”测试时(3月中旬),我们几乎所有学科都没有结束“一轮”复习,而试卷所涉及的是考纲要求的全部考点内容。这对我们的启发是下几届的复习安排中,我们还要压缩“一轮”复习时间,适当留足“二轮”复习时间,成绩提高在“二轮”, “二轮”复习分专题进行,针对性强,成绩提高快。

二、“二轮”复习的建议和要求

就本届而言,尽管“二轮”复习时间较短,但我们仍然要有效规划好复习进程,“二轮”是突出重点、专题复习阶段。

(一)在引导和帮助学生完善和巩固一轮复习时形成的知识网络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特性,联系学生生活、社会生产、时政热点,结合近年高考试题特点,并适当参照新课标的专题与模块,变换视角,精选切入点,按专题形式重新构建知识框架。

(二)在已全面系统复习双基的基础上,要使学生能够对相近、易混的知识有清晰的认识,并分层次完善,巩固学科能力结构:努力建构成熟的学科思维体系和稳定的解题思维方法,使学生获得考试思维主线,从心理上和思维上更加贴近高考。要促成理论与实际的双向联系,要有意识地寻找“现实性问题”(即“主题”)与知识主干的交融点。进一步理解与把握知识与知识、知识与能力的内在联系,加强知识与知识、知识与能力的融合贯通,掌握体系,理清思路,增强灵活性、综合性,突出性,突出重点以及查漏补缺,提升综合素质、综合能力及解题能力。

(三)倾力抓弱科弱项转化。高考在即,我们应该找到能够收到最大实效的复习领域,在这些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薄弱学科及学科的弱项的上升空间相对较大,教师应指导学生在保持强科强项的前提下,下功夫促使自己的弱科弱项向强科强项转化。对于薄弱学科的复习,应指导学生将精力集中在提高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上。应指导学生尝试把强势学科的复习方法借鉴过来,边复习边总结,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应指导学生根据学科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复习主法。

(四)做好学生自主复习引导、身心调适工作,要求学生对自己频率较高的“失分点”——或知识掌握欠扎实、或相关能力未完全到位、或解题书写欠规范,有针对性地制定自己的“个性补救方案”;特别要过好错题关,把各学科的“错题订正本”从头到尾仔细梳理一遍,牢记错因,吸取教训,适度训练,确保类似题过关,以达到“消灭错误,提高分数”的目的;学科教师应注意应试技巧的适当点拨,如,解题时“审题要慢,做题要快”、“先做会,求全对”、“稳做中档题,一分不浪费”,易题得満分,难题少失分,不求得高分,但求少丢分等等,努力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五)特别关注“三本线周围生”。每一位学生都存在“最近发展区”,要因材施教,分层训练,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找准适当的奋斗目标,坚定信心。这样既可有效促进每一位学生均有所进步、提高,又能继续保持全班、全年级一种整体积极向上的氛围。在此前提下,须把复习指导的重心放在“三本线周围生”群体。确保“三本线”之上30分左右的学生稳中求升。力争“三本线”之下30分左右的学生增分上线,唯有如此,才能使我们学校达到或超过县教育局下达的本科达线指标。